说课稿

时间:2025-07-12 11:45:15
【热门】说课稿范文九篇

【热门】说课稿范文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一册第六课《我心中的太阳》这一课,我将从一下四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学法

三:说教学设想

四:说教学反思

其中第一部分我又把他分成四部分: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

一:

1:首先从教材内容来分析

在教材中,可以将他分成三大块,这一块(出示教科书)是欣赏大师莫奈日出作品,目的在于引出太阳有不同的色彩,这一块是讲关于太阳的不同造型,目的在于强调太阳有不同的形和光组成。第三块主要时欣赏学生作品并让小朋友进行创作性练习,本课在前一课《小雨沙沙》观察天气变化,练习点。线,面的基础上,对本课《我心中的太阳》起了递进的作用,让本课在前一课的基础上加深对点,线面的练习。《我心中的太阳》这一课共有两个课时,今天我选择第一课时进行讲解。

2:通过了解了本课的教材内容,接着我想讲讲第2小点学情分析:

我们都知道,一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和初步掌握了美术工具和材料的运用,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所想画的对象,而《我心中的太阳》这一课,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表现出奇特的太阳,这符合现在一年级学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奇特的联想。这一心里特征。但他们的能力还较差,所以本课教学时我应创设一种无拘无束的课堂氛围,以他们自己为中心,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表现画面。这样的设计方法,能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3:通过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学生学情的分析 ,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以下三点。

1:知识目标:本课运用点,线,色描绘太阳,激发学生大胆地表现太阳的美。

2:能力目标:学习各种太阳的造型,能学习想象画,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感知太阳给大自然带来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在以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觉得本课的重难点应确定如下。

重点:启发学生想象,通过联想画出想象中的太阳造型。

难点: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来具体表现太阳的:“光”和“热”开拓学生形象思维,在描绘过程中,如何丰富太阳的形象。

二:了解第一大点的知识,我们来说一说第二大点:说教法,学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爱动,爱玩的心理特点,本课我将采用①创设情境法,利用音乐舞蹈导入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画太阳的情境。②:启发引导法,运用圆形,方形,椭圆形等不同的形以及点,线,面的方法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形和光来表达心中的太阳,除以上两种方法之外,我还结合了讲话法,讨论法,练习法进行教学,通过这些方法运用让学生看一看有关太阳的图片,听一听关于太阳的音乐,说一说对太阳的“颜色”“形”“光”的表现方法,想一想太阳的特征,练一练对太阳的想象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最后通过赏识学生作品,用大拇指和掌声来肯定学生作品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了解以上两点,我来说一说本课的第三点,教学设想。

我将本课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听音乐,舞蹈导入→出示图片,提出问题→学生上台操作并分组讨论→学生创作与评述的环节,下面是我的教学预设内容。

1:课前《种太阳》歌曲的导入,并引导全体学生一起做一做热身运动,这一部分我将用2---3分钟时间,目的在于给学生创设一种情境,启发他们的联想,并随着音乐舞蹈的结束提出问题,太阳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并引出本课主题《我心中的太阳》这一内容。

2:出示多媒体课件中的日出,日落这两副图片(出图片)并提出问题,日出和日落两副图片色彩上有什么不同?引出太阳在不同时间颜色也会不同,太阳除了这几种颜色之外,还有其他更多的颜色,比如学生会说绿色,黑色,红色,黄色等等颜色。这里我把色彩放上面讲主要是考虑到色彩是最能吸引小朋友们目光和注意力的地方。

3:出示课件中这几副,(指示图片)关于不同太阳的造型图,并提出问题:你觉得这些太阳哪些地方比较特别?从而引出太阳的画法。让学生上台进行实际操作,说一说画太阳你要先画什么?引出太阳的中间的形,除了“○”之外还可以画方的。引导学生想出更多的比如说椭圆,半圆,梯形,水果形等不同的形状。了解太阳中间的不同形之外,再次让学生上台操作太阳除了画中间的“形”之外还要画“阳光”这些阳光除了小朋友表达的方法之外,还可以用不同的点,线,面如:直线,波浪线,三角形,长方形等不同线,面的表达。在以上形和光的学习之外引导学生用人的相貌,动物的特征等进行装饰联想,这一部分我将花去7—8分钟的时间。

4:在了解完太阳的画法之后,来欣赏这两幅莫奈《日出印象》和学生作品(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这两幅画,你更喜欢哪一副。说一说小朋友的感受,让他们从中体会不同太阳画法的艺术魅力。

5:学生创作,老师进行巡回指导。

学生创作前我将提出要求,可以让小朋友通过小组合作或者个别完成的方法运用各种材料的方法进行创作。这个过程我将会给学生20分钟的创作时间。

6:离下课还有5分钟时。我会将一些优秀学生作品进行收集并贴与黑板,这些是我收集来的学生作品(出示图片)让学生自评,互评,评价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评述别人作品的独特和不足之处,然后老师进行总结性评述。

7:最后我将要布置本课作业:小朋友回家后编一个关于太阳的故事,并拓展本课内容,结束本课的学习。

四:通过以上三点的内容,我想说一说本课的第四大点,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课时,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活跃课堂,让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令他们能够主动,愉快的学习太阳的知识。

2:本课在注意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学习外,还注重了学科整合的问题,通过音乐,语文,美术学科的综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从本课的教学效果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情感和能力目标基本实现。

以上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心中的太阳》这一节课的有关设想,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2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电话连着你我他》,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

《 电话连着你我他 》是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中的第一课。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通信的种 ……此处隐藏14193个字……

(2)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 3 )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危害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

能力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

3、学习重、难点分析

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以“酸雨”为背景,它是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等知识的学习,这些内容对SO2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并且学生已经知道硫与氧气反应可生成 SO2以及SO2 的物理性质。

学习了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引导学生分析二氧化硫的特点得出它是酸性氧化物,从硫元素的化合价分析它具有的性质。

三、教法分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实际,呈现给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这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对实验事实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获取相关知识,领略实验学习

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验探究精神。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教学和引导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巧妙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四、学法分析

我们常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之与渔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猜想法,自主探究法,归纳小结法。

五、设计思路

教与学有机结合而对立统一,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体现,教师必须善于驾驭教法,知道学法,完成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愉快地,顺利的,认真的,科学的接受知识,本机可教学设计如下:

1新课程的导入 承前启后,由上一节的课程引出这一节的课程—硫和氮的氧化物,介绍本节课重点讲述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2介绍氧化物之前,先介绍一下硫的物理性质

3放鞭炮时我们闻到的刺鼻的的气体是什么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二氧化硫。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留心观察,从生活中学习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展示] 一瓶二氧化硫气体,观察颜色,闻气味,与空气密比较,然后向瓶子中倒入水,观察现象。过量时归纳二氧化硫的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然后像上面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然学生观察现象。然后说明现象指出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酸,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引出本节课要讲的二氧化硫的第一个性质——酸性

4 SO2作为酸性氧化物还具有哪些性质? 通过回忆,学生构建与原有知识—酸性氧化物的联系,从而可以总结归纳出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同性:

①、与水反应

②、与碱反应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④与盐反应等 。这将有利于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网络化的形成。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完成教材P88实验3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并派代表发言,教师对发言进行点评。在此,教师通过SO2的的还原性解释S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的过程及其PH值的变化情况。这样在教学内容上起到了与情景引入相呼应的效果,又能帮助学生理解酸雨的形成过程,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推出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1) 与H2O反应: SO2+H2OH2SO3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亚硫酸,亚硫酸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 化硫,因此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是一个可逆反应,用“”表示.

讲 解:可逆反应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与碱反应 SO2 + 2NaOH == Na2SO3 + H2O

SO2过量时 SO2+NaOH==NaHSO3

(3)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O2+Na2O=Na2SO3 (亚硫酸钠) SO2 +CaO==CaSO3 (亚硫酸钙)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知识,观察分析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思考SO2是否具有其他的性质?学生将很容易得出

SO2具有氧化性、还原性的性质,并能设计出验证SO2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方案,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可行的实验方案加以肯定和表扬,对学生提出的不够严密的实验方案给予一定的鼓励,这将更好的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1) 还原性:

① 与卤素单质反应:

SO2 + Br2 + 2 H2O = H2SO4 + 2HBr SO2 + Cl2 + 2 H2O = H2SO4 + 2HCl ② SO2的催化氧化 2SO2+O2 加热 2SO3

(2)氧化性: SO2+2H2S === 3S↓ + 2H2O

6 SO2的任意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造成环境污染等危害;那么是否说明SO2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就毫无意义了呢?

教师播放食物“化妆品”—SO2在食品加工领域的使用情况,学生通过视频中的解说,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归纳出SO2的特殊性质:漂白性(只能漂白部分有色物质)、消毒性、毒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材P88实验2,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通过这一视频的观看和结论的归纳。并且通过讨论比较得出与氯水漂白性物质的比较 。

原理 氯水 二氧化硫 氯水中HClO将有色物质氧化成 SO2与某些有色物质直接结无色物质 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实质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效果 永久性 暂时性 范围 可漂白大多数有色物质,能使紫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不能使色石蕊试液褪色 紫色石蕊试液褪色(石蕊只变红) 进而引导他们讨论活性炭、漂白fen、臭氧、过氧化钠等漂白性的异同。

通过以上SO2性质实验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通过对SO2性质进行分类归纳,让学生养成了从物质类别、氧化还原和特性三个宏观角度分析探讨物质性质的思维习惯。并且从二氧化硫的性质引导学生推出三氧化硫的性质:是酸性氧化物没有氧化性。

7 二氧化硫的污染:形成酸雨 回顾SO2的用途和对环境的污染,探讨其防治方法。使学生形成用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

《【热门】说课稿范文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